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7-03-15
曾经,有一个学生,出身农村、考进北大、高考失利过、大学休过学,却创办了国内闻名的教育服务公司——新东方。这个“学生”就是俞敏洪。
如今,俞敏洪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今年的“两会”。会议间隙,他对央视网记者谈了一些关于国内教育发展的看法与建议。
教育信息化需“软硬兼施”
“国家对偏远地区学校的扶持更多体现在硬件上,比如,给一所贫困学校安置电脑,但是,在软件方面的扶持相对滞后。”
俞敏洪认为,当下互联网搜索、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学习软件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要更加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因材施教。“学校、老师不能向学生堆砌知识。如果向学生堆砌知识,就好比是你扔给学生一堆烂白菜,让他选出一棵最好的白菜。”
围绕着教育信息化这个话题,俞敏洪委员有感而发:“近些年,我国智能化教学快速发展、应用,我担心这会让高考题目变得越来越难。”
据俞敏洪介绍,近年,新东方教育集团与广西省百色市开展“互联网+教育”、打造智慧课堂试点项目。他告诉记者,截至现在,他们的这项试点效果不错,8名试点班级的学生期末成绩考进了学校年级的前10名。
“智能化教学让课程变简单,让上课更轻松,但是给学生节省下来的时间如果没有用在社会活动、课外锻炼、人格素质培养等方面,而是又回到高考竞争的老路上,有可能促使老师出更难的题目,让学生继续承受高考压力,这就不是一个期望的结果。”
高考试题改革应“重质重量”
“高考试题应该改革,向考试题目的数量倾斜,而不是拔高考试题目的难度。”
针对“高考独木桥”的现状,俞敏洪提出两点建议:其一,考试题目改革,向美国“高考”学习,通过降低难度、增加题量,来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反应速度、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而不是在难题上下功夫,考察一些社会生活用不到的题目;其二,教育课程制度改革,对于学生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素质人格等方面的锻炼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机制、政策保障。
“将高考英语由一次考试拆分成两次考核,究竟是为学生学习减负还是增重,还需要一个长期效果来判断。”
今年,地方省份试点进行教育改革,英语科目由高考一次考试拆分为上半年、下半年各有一次考试。对此,俞敏洪说,这个试点改革需要长期观察,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两次考试的难度问题,例如,如果上半年考试,学生普遍高分,下半年考试,学生普遍低分,就需要考虑公平问题;其次,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学生课业与课外素质锻炼的时间和成本。比如,一个学生上半年考试考了95分,他觉得还能更高,那么他还会花更多时间来学英语、做题目,而不是把时间用在课外锻炼等活动上。无形中,可能加重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和负担。
【政协委员:智能化教学有可能让高考题变得越来越难】相关文章: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一边扔试卷一边玩摇滚?这个学校的高考减压方式,真是帅到没朋友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加油吧考生:2019高考咨询大直播 第43集 科学填报志愿 规划精彩人生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高考语文总複习工具书第5次修订五全綵版五三曲一线科学备考基础知识手册知识大集结资料书参考书导书高一高二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