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7-03-14
一、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状元们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文科状元们都爱阅读,善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
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如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如果是一個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二、学霸也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状元们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有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
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爱学习,也爱生活
生活中,烦了就画画,累了就听歌,压力大就去跑步……在谈到如何面对压力时,很多状元都提到了自己的小爱好。
寒窗十年,只有劳逸结合,学习才会成为发自内心的享受。
四、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们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
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五、学会放手
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名清华学霸在采访中说,是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六、因材施教
当然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用对了人,并没有遭来孩子的反感。广东状元张恒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会有点自满。
“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爸爸虽然偶尔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及时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戏称为‘批评式教育’,我觉得很适合我。”
七、阅读经典,培养语感,扩宽思维
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提到的阅读之路。
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阅读的培育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婧妍说父母从小就爱给她读故事。
八、题不在多,在于总结
96%的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集。
北京状元梁思齐说平常自己用来放松的时间很多,但学习起来效率就很高,学习有计划和安排,就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都做。
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敌了!
九、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采访中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十、比成绩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起分数,父母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
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这句话几乎代表了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心声。
比起分数,这些爸妈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一句话总结以上:状元的学习秘籍就是——高效学习、自主学习、广泛阅读与积累、热衷于思考总结而不是盲目练习!
【家庭教育:高考状元爸妈到底热衷啥?】相关文章: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47集 高考志愿,令人头疼的数学系,才是专业万金油,毕业后机会多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1集 高考结束学生有多疯狂?山东王老师疯狂吐槽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3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