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资    源
  • 资    源
当前位置:查字典高考网>高考资讯>综合资讯>异地升学考试:还能再降低“门槛”吗

异地升学考试:还能再降低“门槛”吗

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6-09-23

为准确客观了解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实施状况,在综合考虑流动人口规模、地理区位、城市功能定位等因素的基础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课题组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选取了3个直辖市、4个省会城市、2个计划单列市、1个地级市等10个城市(包括东部城市5个、中部城市2个、西部城市3个),共收回有效问卷数量如下:初中学生问卷5051份,初中家长问卷1912份,初中教师问卷893份;高中学生问卷3437份,高中家长问卷1706份,高中教师问卷774份。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8月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各省份自当年年底开始陆续出台允许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的政策方案。

一、调研发现

 1.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正成为随迁子女的主要需求

大部分随迁子女希望初中或毕业后继续能够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从初中随迁子女的情况看,58.2%的省内跨县流动学生、51.8%的跨省流动学生明确希望能接受义务教育后教育,其中有40%以上的学生明确希望接受高等教育。而选择以初中作为最高受教育程度的比例分别为0.5%、1.4%。

从高中随迁子女的情况看,省内跨县流动学生、跨省流动学生明确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是60.7%、62.1%,而选择以高中作为最高受教育程度的比例分别为0.5%、1.8%。(见表1)

2.在现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是随迁子女的主要选择

从初中随迁子女的情况看,希望在现流入地参加中考的省内跨县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0.1%、57.4%,而希望回老家参加中考的上述比例仅分别是1.3%、9.2%。

从高中随迁子女的情况看,希望在现流入地参加高考的省内跨县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7.6%、64.2%,而希望回老家参加高考的上述比例仅分别是1.4%、4.0%。

3.职业教育对随迁子女的吸引力较低

当前职业教育在制度设计上对随迁子女的吸引力较低,未能有效增加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选择机会。

初中学生中,县内不流动学生、省内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选择未来上中职的比例分别仅为12.2%、10.2%、12.9%,选择未来上高中的比例则分别高达81.3%、83.9%、79.5%。

高中学生中,县内不流动学生、省内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选择未来上高职的比例仅分别为3.7%、2.7%、4.1%,而选择未来上普通高校的比例高达为82.2%、83.9%、76.8%。

4.流动家长对政策的满意程度高于本地家长

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动人口家庭的教育需求,这使得这类家庭对这一政策实施的满意评价较高。

初中家长中,流动人口家庭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实施的满意评价高于本地家长。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实施状况感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比例均在30%以上,县内不流动家长感到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的比例则分别为22.8%、7.7%,55.6%的县内不流动家长认为一般。

整体上,高中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实施的满意评价状况相对一般。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实施状况认为一般的比例分别为53.4%、45.7%、35.7%,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6.2%、34.9%、42.9%,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9%、11.6%、21.4%。

5.学籍作为门槛条件得到了最多的认可,社会保险作为门槛条件的合理性评价最低

具体看,高中学生中,县内不流动学生、省内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对学籍这一条件的认可比例分别为52.1%、57.6%、49.6%。高中家长中,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学籍这一条件的认可比例分别为43.9%、52.8%、52.8%。

社会保险作为门槛条件的合理性评价最低。高中学生中,县内不流动学生、省内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对社会保险作为门槛条件的认可比例分别为1.5%、0.8%、2.1%。高中家长中,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这一条件的认可比例分别为3.9%、1.1%、2.1%。

 6.大部分高中随迁子女家庭不能满足“社保”规定

“社保”成为各项门槛条件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省内流动家庭和跨省流动家庭中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分别44.8%和39.8%,大部分随迁子女家庭不能满足“社保”缴纳规定。

其他各项门槛条件中,省内流动家庭和跨省流动家庭中最容易满足的条件依次为学籍、就学年限、居住证/暂住证、合法稳定职业、稳定住所,其符合规定的比例基本都在60%至80%这一范围。

7.相关利益群体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具体内容缺乏准确与完整了解

大部分高中学生、高中学生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仅限于知道有政策出台,但对政策的具体内容缺乏准确与完整的了解。对当地政策允许报考的学校类型的判断要好于对政策实施的年份、具体门槛条件的知晓,学生对政策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要好于家长。

从当地政策的具体门槛条件看,在被调查的高中学生中,县内不流动学生、省内流动学生和跨省流动学生对当地政策具体门槛条件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35.2%、26.1%、41.6%。在被调查的高中家长中,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具体门槛条件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5.0%、6.3%、12.1%。

从各地允许报考的学校类型看,仅有3成左右的高中学生能正确判断允许报考的学校类型。从各地政策实施的时间看,仅有2成左右的学生、家长能正确判断当地政策的开始实施年份,被调查的大多数家长不了解所在城市开始实施政策的具体年份。

8.人际交往传递是当前异地升学考试政策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学校和老师是学生了解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主要来源,大约有四成左右的初中学生是这种状况。在高中学生中,这一比例约为三成。除此之外,家长在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也占据较多的比例。其他信息渠道中,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介在异地升学考试政策传播中的比例依次减弱。

9.有2成左右的当地初中家长和3成左右的当地高中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持反对意见

10城市的受访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接纳情况整体较好。无论本地家长还是外地家长,对该政策的支持度均比较高,仅有少数被调查对象表示反对。

初中家长中,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持反对态度(非常反对、比较反对合计)的比例依次为19.1%、3.9%、2.0%,跨省流动家长支持(非常支持、比较支持合计)的比例要大大高于省内跨县流动家长、县内不流动家长的支持比例。

高中家长中,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流动家长和跨省流动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持反对态度(非常反对、比较反对合计)的比例依次为29.4%、14.7%、1.4%,当地家长的反对比例要高于流动家长的反对比例。

从城市分布看,某直辖市本地高中家长对这一政策持反对意见的比例高达69.1%,而其他城市本地高中家长持反对意见的比例则基本在27.9%以下,大多数调研城市的高中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接纳情况整体较好。

 10.大部分家长希望设置较为宽松的政策门槛

大部分初中家长希望设置能允许大部分或全部随迁子女参加异地升学考试的门槛。具体看,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跨县流动家长、跨省流动家长希望允许大部分随迁子女参加异地升学考试的比例分别为32.5%、34.9%、41.2%,希望不设置任何限制条件的比例则分别为28.0%、50.2%、51.1%。

而大部分高中家长希望设置更为宽松的门槛甚至不设置门槛,但希望不设置任何限制条件的比例低于初中的家长。具体看,县内不流动家长、省内跨县流动家长、跨省流动家长希望允许大部分随迁子女参加异地升学考试的比例分别为35.4%、46.7%、52.7%,希望不设置任何限制条件的比例则分别为16.1%、23.3%、38.5%。

二、分析与讨论

1.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将成为常态化现象

随着“两为主”“两个全面纳入”政策的落实,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随迁子女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他们继续升学的愿望与现实政策之间的冲突将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随着政策的深化,随迁子女要求在异地参加升学考试将成为常态化现象。

2.部分地区的政策设计与民众的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诸多限制和要求,当前的异地升学考试政策使得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愿望尚难以满足,现实与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相关政策在制定时,未充分了解各利益相关群体的诉求,在各种利益博弈过程中未能取得最优平衡,针对性相对较弱,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3.异地升学考试政策的宣传效果有待提高

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异地升学考试政策仅限于知道“有”,但对具体内容缺乏准确与完整的了解。如初中随迁子女、初中流动家长、高中随迁子女、高中流动家长,能完整正确判断当地具体门槛条件的比例仅占3成左右;仅有2成左右的随迁子女高中学生能正确判断当地政策的实施年份。

 4.各项门槛条件设置合理性的评价差异较大

各地对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门槛条件设置未充分考虑舆论倾向,未系统考察影响随迁子女参加异地升学考试意愿及相关政策的舆情,门槛规定存在着“一刀切”的简单化现象,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5.职业教育未能有效增加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选择机会

由于客观环境的制约,在开放异地考试政策的政策设计上,将职业教育作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重要选择。但在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偏低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对于随迁子女的吸引力也偏低。

 6.难以精确预测流动人口发展态势影响相关升学政策的放开程度

由于“流动”的特点,随迁子女在各学区的分布变动较大。大部分调研城市的区、县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辖区内随迁子女数量的变动缺乏精确预测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导致地方政府在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时态度较为谨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政策的放开程度。

三、对策建议

1.正视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满足其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需要

高度重视随迁子女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强烈意愿,在客观了解随迁子女教育需求信息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对高中教育资源进行有效规划并进行合理配置,为有需求的随迁子女家庭提供相关教育信息与服务。

2.建立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决策机制

异地升学考试事关教育发展全局,涉及群众诸多切身利益,需建立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决策机制,全面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要求,广泛听取各利益相关群体意见,确保各方群众的教育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加强媒体宣传提升政策知晓度

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介在异地升学考试政策传播中还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宣传部门需要有效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广泛运用受众面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传播政策信息,及时提供相关的资讯宣传与咨询服务。

 4.依据客观条件与舆情适当降低门槛条件

以随迁子女自身的条件为基础设计门槛条件,以学籍和连续就读年限作为基础条件,根据舆情民意和当地的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科学论证门槛设置,明确准入条件的优先顺序,精确衡量方案设置的预期效果。对于高中教育资源供给矛盾并不突出的地区,鼓励削减或取消社会保险、稳定职业等非必要条件。

5.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加随迁子女的教育选择机会

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发城市职业教育资源;打通中职与本科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通道,在“中本贯通”基础上,尝试应用型本科与专业硕士学位对接,增强职业教育对随迁子女家庭的吸引力,增加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选择机会。

 6.科学评估异地升学考试政策

系统评估异地升学考试政策,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修正、延续或促进新政策的制定,以实现教育资源有效配置,不断完善异地升学考试政策。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 朱富言 吴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更多资讯请关注查字典高考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敬请期待!

【异地升学考试:还能再降低“门槛”吗】相关文章:

新高考新课改:2017年全国高中将使用新教材

高考:详解多省份高考改革 “合并录取批次”成热词

地理学科等级考5月开考 难度介于高考合格考之间

放开异地高考是教育公平的一步

异地高考对本地考生影响不大

高校招生:院系从“乙方”转向“甲方”

兰大校长: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需要更多扶持

科学备考 优能中学2016高考白皮书正式发布

揭秘高考试卷保密室 保险柜需3人打开

考研初试26日开考 考研大军重启“高考模式”

网友关注

清华美院招生追踪对比与简析之报名及考试日期

2012年高考艺术专业报考攻略之考试

专家指点2012艺考冲刺窍门

2012备战艺考:编导专业“必考点”

艺术生考试注重“潜力”需用创造力打动艺考考官

影视表演专业面试题:谈即兴表演练习技巧

盘点全国八所著名美术学院及优势专业

专家支招:新手如何走上艺考之路

专家指导:艺考生应如何开展高三一轮复习

专家指导:艺考选专业要对口 切勿盲目

备战艺考:文化课也要作准备 以防“落马”

专家支招:艺考学生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备战艺考:2012艺考战线长备考有策略

专家指点:如何备战2012年艺术考试

艺考指导:明星亲身解说艺校考试与学习

过来人分享:艺术特长生备考两手准备

考妈分享:北京各大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项目

专家支招:艺考考生专业对口,切勿盲目

四招让您在2012艺考舞蹈考试中“舞出惊人”

备战2012年艺考:艺考报考过程全剖析

清华美院招生追踪对比与简析之招生简章发布时间

2012山东艺术联考时间和层级以及考试须知

艺考辅导:艺考生如何克服文化课“短板”

专家指导:艺术特长生舞蹈项目备考注意事项

老师指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最佳复习计划

2012备战艺考:艺考面试技巧之面试禁忌

北京电影学院2009年影视传媒类考试试题

2012年高考艺术专业报考攻略之录取

全国6所著名音乐学院及热门专业大盘点

艺考提醒:艺术生文化课和专业课两手抓

网友关注视频

凤凰县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会

衍声高考琴行2019高本硕学生暑假音乐会 张俊瀚《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阿根廷舞曲》第三乐章

男孩考上理想大学,却因为网瘾休学在家,高中班主任上门劝导

招办面对面 第76集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组合名师余老师在线讲解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6题

儿子高考英语没考,上了西京交大,老爸忍不了:复读!上清华!

高考前必听的5首励志歌曲,《Dream it possible》最能鼓舞人心!

视频|2019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语文特级教师评析上海卷高考作文

高中数学 107 高考如何秒杀数列

这!就是专业 第47集 江苏理工学院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评测今年的高考语文卷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招办面对面 第2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最新高考数学全国2第12题视频讲解及答案

武汉美术高考

北京新闻 2019 5.9万余北京考生今日高考 语文试题鼓励创造性阅读与表达

初二辍学,3次高考落榜,如今却成为最成功的音乐人之一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

乾坤已定,组合解读2019高考数学全国3卷理科18题,你是黑马吗?

优秀!英语数学双满分,广西“最牛”高考状元730分刷新最高纪录

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高考的莘莘学子,祝金榜题名!

高考体育四项生的日常训练——深蹲移动跳:发展膝关节,踝关节力量。

星闻乐坊 第1272集 张杰的一首歌成了高考神曲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15集 高考填报志愿,想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推荐报这六所高校,不出错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479集 河南叛逆高考生,写下8000字批判作文,现状如何?

高考帮:这!就是专业 第8集 安徽师范大学

盘点今年最难的高考数学题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11集 此人高考数学考了0分,因作文写3句话被重点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