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查字典高考网 2015-07-16浏览:148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高考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高三同学们而言,这个周末将是寒假的最后一个周末。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长假也将在这个阶段后宣告结束。而在这个周末之后,我们距离高考将只剩下110天,除去一些周末的休息时间,我们真正所掌控的,其实差不多就是正好100天的时间。
我们大概可以做这么一个计算,寒假前,我们的学习节奏是每天从早到晚的上课,寒假后我们的学习仍将回到每天从早到晚上课的节奏上来。那么既然每个人的学习都在走相似的轨迹,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考到700分,而有的孩子却要逊色一些呢?
可能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曾经基础不如别人,比如解题方法没有其他人号。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其最根本解释都只有一个——单位时间的学习效果是有区别的。
在经过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之后,同一班级的同学之间成绩差距悄然增大。那么在距离高考100天的时候,成绩并不出色的学生同学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做最后冲刺呢?
从学生到考生,转换角色
高中的前五个学期,大家所扮演的都是“学生”角色。在这一期间,最主要的任务是打基础,尽可能多的学习各科知识。而进入高三下学期,就是一个需要快速转变角色的时候,需要将自身从“学生”转变为“考生”。这就意味着,我们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已经从“学习”变成了“考试”,谁能在这场转变中赢得先机,谁就在高考的赛跑中抢先一步。
同学们请回过头仔细思考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究竟是“被动吸收”型,还是“主动出击”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所能见到的学生中,只有极少数在主动钻研试题,有独立思考习惯。那么这种以题为线索,进而串联所有知识点的习惯,就会让他们逐渐完成向“考生”的转化。而率先完成这种转化的人,就成了我们口中的尖子生。
从做“题”到“做”题,调整思路
高考,是所有学生十二年求学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次考试。同时兼具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尽管政策变化告诉我们今年高考难度相较于以往,将不会有提升,但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命题人一定不会将750分统统送给考生,那么,难点、综合点、易错点都将是高考数学可能会具备的特点。
一位“考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做题”思路?
我认为,应该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出通到结果的捷径。
具体说来,题目给出了什么信息?需要我们求什么?要想求得这个结果,上一步前提是什么?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之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然后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也才是考生真正要做的事。
作为一个合格的考生还需要注意一定要抓住考试的本质,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中立态度,即试题问什么,我们答什么。尤其是数、理、化及英语的选择题,如果题干没有涉及,大家切勿发挥想象力。举个例子,在做英语阅读时,很多答案看似没有道理,却是正确选项。因此不要凭借“生活经验”和“主观推测”去做推断。
对于理科而言,解答题做题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顺着题干意思,寻求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差异点,如何才能将问题和答案保持一致
第二,寻求达成所求条件与题设相关的必要信息
第三,严格按照题目字面意思分析解题
切记考试考查的不仅是能力,还有思维。其实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弱,彼此间的能力差距也不大。毕竟能力无非表现在知识点掌握,题目理解和解答清晰度。尖子生与普通生的区别更多在于思维,能够脱颖而出的学生一定拥有成熟的解题思维。
相信,很多同学就会问,解题考查的是什么?是不是把所有题归类,做好总结后就一定能考得理想呢?答案是否定的,可以告诉大家,数学经常能考取140分左右的学生,他们在数学归纳总结所花的时间绝对会比同学们想象的要少很多。可是,为什么他们可以轻松获得理想分数,而大多数同学要为100分或者120分花费心思?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些”140分”的学生经过长期练习,其数学思维已经足够引导他们解决常规问题,就像“条件反射”一般,所以考试的时候,他们并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去思考。
把错题做“对”,曲径通幽
很多学生在做错题目后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自己为什么错了,而是希望去看正确答案。可是,正确答案真的那么重要么?一道不知如何下手的题,若不去理会错误在哪里,只是一味追求所谓正解。那么我很负责地说,除非是过目不忘的天才,否则,下次多半还是会错。因为正解是别人的,而自己做错了,证明思维有误。追求标准答案,似乎可以在短时间内避免重蹈覆辙,可是却改变不了属于自己的思维习惯,下次见到仍会下意识按照之前的错误思路去思考。
学习没有捷径,但是考试有捷径。当大家用属于自己的思维习惯成功解出多道题时,就会形成答题习惯,从而实现快速做题的目的。因此,做题很重要,做题的方式也很重要。
另外,请同学们在平时小测、练习结束后,思考错题、忘题的原因。不仅是要找到与题直接相关的知识点,还需要包括周边内容。如此一来,通过做题,完全可以将高中各学科知识点串联,形成知识体系。
在掌握知识点之后,请按照自己最初的思路进行思考。比照错题,一步一步修正原先的错误做法,直到将这个做法调整到可以解出这道题为止。一个循环下来,考生将不会形成奇怪、曲折的思路。因为每一步都是自己琢磨的,都是自己“原创”的。将很多小错误删除、更新后,才是查看答案的时间。请仔细比较,自己的解法与标准答案解法究竟有何差别。如此一来,在一道错题上至少会收获两种不同思路。一旦经历了多次训练,无论是自己的,还是“截取”他人的,你都会发现自己思维能力有很明显的提升。
长此以往,脑子里面的想法也就渐渐多了起来,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就真切的变成了属于自己的思维。而此时,我们对于每一道题的想法和思路,也一定会比之前多很多。
如果能认真地对待上面所提出的建议,那么考生会拥有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解题思维。经过100天的坚持,那么在高考大战中打一场漂亮的胜仗指日可待。
最后,祝愿每一个高三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你高考成绩高吗?这道题目怎能成立?高难度奥数,能不能把你难住
广州早晨 2019 山西一高中班主任带学生骑行1800公里去上海
爆笑班主任 第一季 第220集 高考前最后一只视频,山东王老师揭秘高考的秘密
沈阳音乐学院郎亦农教授的女高音高考曲目解析课程 第9集 《赛吾里麦》演唱讲解,音乐表现一定要自然流畅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598集 西安原创乐队走进英泰青卓 用音乐助力高考学子
美术联考用纸上海考试模拟试卷纸高考统考纸 4k水粉纸素描纸 速写纸卡纸美术模拟测试试卷纸 美术考试专用纸
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高考作文密训课 第5集 高考作文审题实操方法精讲(三)
amc传媒音乐影像 第一季 第600集 高中校长演唱《记忆花园》为高考学子助力打气
NBA流言收割机 第6集 神预测?高考数学试题暗示猛龙勇士4
探秘历史 第二季 第233集 考英语用来睡觉,结果仍是高考状元,如今她怎么样了?
学渣儿子高考,英语选择题全选B!老师通报成绩的那一刻父亲懵了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28集 高考志愿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很一般,建议慎重选择